您现在的位置: 脉管炎疾病 >> 疾病诊断 >> 正文

兰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蜂针疗法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25 23:48:25

医院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在兰的唯一一所二级甲等中医理事单位。其所属的针灸科为兰州市市级中医特色诊疗专科。蜂针疗法是针灸科多种特色诊疗方法之一。

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制剂管理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己将蜂针疗法纳入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的针刺类(编码43),己正式印发并且年8月15日国家中医制剂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行文国中科------58号公布了“中医蜂疗医治骨关节病”被纳入了国家医疗成果推广项目向全国普及推广。

蜂疗适应症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痛风、足跟痛、手脚关节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各类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球肘、手脚麻痹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中风后遗症、伤迹受伤旧患疼痛、面瘫、过敏性鼻炎、反复腹痛慢性肠胃炎、肠胃溃疡、慢性肠胃炎、胃溃疡、肠胃神经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风寒胃痛、五更泻、便秘、宿便、反复腿痛、头痛、腰痛重症肌无力、肌痿缩、失眠、头痛、老年男性性功能衰退、痛经、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性综合症男性不育阳痿、早泄、精子活力弱、女性不孕、月经不调、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男性的前列腺病、前列腺肥大、盆腔淤血综合症、皮肤病、白癜风、肿瘤等多种病症。

蜂针的治疗作用

1.标本同治

蜂针疗法既可治标又可治本。除针刺的局部作用外,蜂毒的药理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用。蜂针治疗的临床病证大多是虚实夹杂的病证:如对风湿病,该疗法既可以治标止痛、消肿;又可治其本,补虚健脾益肾,使正盛邪驱。治标与治本可通过选穴与留针时间、次数等方面来实现。如在选用关节肿痛的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背俞、足三里等穴治疗。病有轻重缓急,治病必求基本是其原则,而蜂针用阿是穴的治标也是为治本创造条件。以痛痹蜂针治疗为例。治标,即局部止痛作用。表现为蜂针后局部有麻木甚至感觉迟顿之感。因蜂毒中的主要成分蜂毒肽等有效物质可抑制周围神经冲动的传导。有学者证明蜂毒对突触前后膜均起作用使突触传递困难与受阻并使神经节后电位潜伏期长,结果导致神经传导阻滞而治病。

2.消炎止痛

由于蜂毒中含有蚁酸、蛋白质、挥发油等成分可以起到补益气血、疏通经络、活血生肌改善局部血流循环的作用,故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炎症的临床治疗作用。有人进行蜂毒镇痛效应与镇痛药相比较结果发现其镇痛作用比安替比林强20世纪80年代从蜂针液中分离出镇痛抗炎性很强的安度肽其镇痛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约为消炎痛片的70倍。蜂毒具有对微循环的广谱生物活性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小板聚集能力。蜂毒还可刺激垂体、肾上腺系统。消炎止痛、抗风湿等作用的产生可能是蜂毒进入人体可抑制大脑皮质支配区的疾病兴奋灶切断了疾病的恶性循环,使神经中枢恢复正常紊乱的代谢得到纠正从而使病人很快疼痛缓解。蜂毒及其组成成分蜂肽、托肽平和蜂毒明肽等具有明显的亲神经性。全蜂毒及蜂毒肽对烟碱型胆碱受体有选择性阻滞作用。蜂毒明肽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蜂毒具有神经节的阻断作用。临床证明,蜂毒对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认为蜂毒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紧张度,使大脑皮层活动正常化,调整物质代谢,从而促进神经本身的修复作用。

蜂毒液所含肽类、酶类、生物胺类高浓度的细胞毒素及挥发性成分均具有医疗活性,并有调节神经系统、通经活络、消炎止痛、抗风湿等作用。蜂毒进入人体可抑制大脑皮质支配区的疾病兴奋灶,切断了疾病的恶性循环,使神经中枢恢复正常,紊乱的代谢得到纠正,从而使病人很快恢复健康。由于蜂针液的毒素经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增强人体抗炎抗菌能力,有镇痛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其多种化学成分对全身都有不同的作用。消炎止痛、抗风湿等作用的产生可能是蜂毒进入人体可抑制大脑皮质支配区的疾病兴奋灶,切断了疾病的恶性循环,使神经中枢恢复正常,紊乱的代谢得到纠正,从而使病人很快疼痛缓解。

3.疏经通络活血化淤

蜂针有抗凝血作用,能降低血小板的凝集,调节心血管功能。小剂量蜂毒对离体心脏有兴奋作用,蜂毒肽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蜂毒注射引起动脉压低。但同时又引起脑血容量明显增加。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成分稳定。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偿、碱性和酸性磷酸、磷脂A2、葡萄糖、多肽类。蜜蜂神经毒素还含有若干种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胺、胆碱、蚁酸和儿茶酚胺类、正肾上腺素、多巴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磷、碳、硫、镁、铜、钾等。在多肽类物质中蜂毒肽约占干蜂毒的50%蜂毒神经肽占干蜂毒的3%。蜂毒中的酶类多达55种以上,人体受蜂蜇后在受蜇部位立即出现肿胀、充血皮肤温度升高2-6℃有烧灼感。这只是蜂毒局部产生作用,一旦蜂毒被吸收后还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变化。

4、蜂毒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蜂毒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蜂毒中的多肽溶血毒能抑制20-30种革兰氏阴性及革兰氏阳性病原微生物的发育,并能对抗对青霉素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证明,蜂毒在试管内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浓度为12.525ug/ml对革兰氏阴性菌则为110mg/ml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大约强倍。动物实验表明,当给豚鼠皮下注射0.112.2mg蜂毒素时对豚鼠的实验性伤寒有治疗作用。煮沸并不能破坏蜂毒肽的抗菌作用。1mg蜂毒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作用强度大约等于0.193单位青霉素的作用。此外实验已证明,蜂毒不但能直接杀灭细菌,还能增强抗菌素的抗菌性能。

5.双向调节功能

蜂针疗法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对免疫低下的患者有提高免疫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控制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蜂针治疗对免疫缺陷性疾病有效,对免疫功能亢进的疾病也有效。

6、蜂针疗法的反应

蜂针是蜜蜂的自卫器官,位于其尾部。是由工蜂的产卵器特化而成。它的刺长2毫米,后面连着一个毒囊,毒囊可以有节奏的收缩,使毒液自动排出。

一般情况下,病人第一次接受治疗后,其局部出现红、肿、热、痒、痛。这是治疗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反应。红、肿、热正是血管通透性升高、微循环改善的表现,这有利于体内的毒素的排出,从而净化机体。

哪些人群不宜蜂疗

蜂疗并非人人皆宜,如患有结核性疾病、严重肾脏病、传染性肝病、先天

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除外、严重糖尿病等疾病人群应禁止使用。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女性经期、老年人、10岁以下的幼童要慎用在疲劳、饥饿、心、肝、肾功能较差、体质虚弱等状况下,也应避免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蜂疗期间不能使用醇类或其他外用药以及服用含虫类的药物,蜂疗期间少吃虾、螺、蚌、蚝、黄豆、辛辣热性食物及油炸食物,严禁大量饮酒,以免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针灸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之优势,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做患者“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bzyk.com/jbzd/1831.html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脉管炎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